水性涂料施工及常见问题分析(二)

 

前一章我们介绍了水性涂料施工中遇到的流挂及闪锈问题:水性涂料施工及常见问题分析(一),本章我们将继续解析水性涂料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缩孔

缩孔:涂料在施工之后,由于对地材润湿不良,湿膜在流平过程中出现回缩,干燥之后会留下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此种漆膜弊病称之为缩孔。

 

△缩孔

 

常见原因及改善措施:

1、基材表面处理不彻底,有油污;对底材进行严格处理即可解决。
2、底层涂料含有硅油类助剂或者基材表面有脱模剂;通过对地材进行打磨、清洗处理,去掉表层即可。
3、烘干室内空气污浊造成污染;控制施工环境洁净度,避免灰尘杂质落入漆膜表面。
4、涂料中混入油污或者压缩空气中存在油污混入涂料中;压缩空气增加油水分离器,保持施工现场清洁。
5、操作不当造成工件污染;避免裸手、脏手直接触摸工件。

 

四、气泡与气孔

气泡与气孔:在期末干燥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挥发会形成从漆膜内部上浮到漆膜表面形成鼓泡称为气泡,部分气泡冲破漆膜从而形成气孔。

 

常见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1、施工前剧烈搅拌形成气泡,之后立刻施工,涂料中微泡多;涂料施工兑稀前缓慢搅拌,分散均匀即可,避免剧烈搅拌,施工作业前静置20-30分钟。
2、涂料施工粘度太高,一次性喷涂漆膜过厚;施工前调整合适粘度,粘度不能过高,调整喷枪出漆量,避免一次喷涂太厚。
3、闪干、流平时间过短;在湿碰湿施工过程中,要预留足够的闪干时间。

 

五、橘皮
橘皮:涂料在施工之后,在干燥过程中形成许多凹窝状坑洼,类似于橘皮的漆膜弊病称之为橘皮。

 

△橘皮

 

常见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1、涂料施工粘度太大,导致涂料雾化性能及流平性能都差;施工前调整合适粘度,适当进行兑稀调整施工粘度。
2、环境温度偏高,闪干时间不足,底材太过粗糙;适当进行底材处理,调整温度及一定闪干时间。
3、基材温度过高,施工现场空气流速过快,导致漆膜表干太快;控制基材温度,最好是低于40℃,调整现场空气流速,降低表干速度。
4、喷枪距离工件太近,压力太大,雾化不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喷涂,控制压力,调整出起量改善雾化性能。

应用案例

APPLICATION CASE